字词 | 蜥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蜥蜴 【概况】: 异名 马蛇子、麻蛇子(《吉林中草药》)。 基源 为蜥蜴科麻蜴属动物丽斑麻蜥的全体。麻蜴属全世界约为50种,中国产9种,3种供药用。 原动物 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 Peters 形态 体长约50~60mm,尾长54~70mm。 体长圆形而略扁平,头吻尖出,鼻孔开口介于3枚鼻鳞之间,头上被有左右对称的大鳞,额鼻鳞成对,左右相遇。 紧贴鼻上鳞之后,有2对前后排列的大形眼上鳞,眼下鳞3枚,其中最大的1枚与第5、6、7枚上唇鳞接触。下颏鳞4~5对,喉部有明显的颈褶,四肢各有5趾,趾底起棱,末端有爪,大腿内侧有股孔9~11个。 尾圆长,鳞呈矩形,有棱,平列成环。背鳞为小颗粒状。股鳞方形扁平。 背部棕绿色,有黑色镶边的黄褐色纵行斑纹6~8行,有时斑纹彼此连接而呈条纹状。腹面和四肢内侧黄白色,但在繁殖季节时雄蜥呈现鲜艳的肉红色。(图见《中国动物药》.304页.图295) 生境与分布 栖息在沙质地的田野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安徽、江苏等省区。 。【生药】:采集 夏、秋季捕捉,捕后捏死,以铁丝从头部串起,晒干或烘干。 鉴别 干燥全体长约10cm左右,头部呈三角形,四肢向后屈曲,背部灰褐色,可见几行纵走的斑点,腹部颜色较浅,呈灰白色,有的个体后肢内侧呈肉粉色。鳞面光滑,横行排列,尾细长,容易断落。 。【药性】: 功效 消瘿散瘰。 主治 治淋巴结结核,骨结核,骨髓炎。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蜥蝎丸(《太平圣惠方》)治暴癥坚结,四肢瘦痹,食少无力:蜥蝎、蜈蚣各1枚,鬼臼、防己、当归各45g,大黄90g,芒硝、赤芍药各60g,炙甘草30g。 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温酒下。 单方应用 ❶ 《东北动物药》:“治淋巴结结核:马蛇子1个,焙干研面,鸡蛋3个。一端开小孔,将马蛇子面3份,分别装入蛋内,用纸封固,放炭火上烧焦,研细面,香油调敷患处。 ” ” 食疗 《中医验方汇编》:“治气瘰、鼠疮不论未溃已溃:蜥蜴8个,大葱5根。蜥蜴与大葱剁成馅子,加香油、盐,包成饺子,煮熟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