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草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虎耳草科金腰属植物大叶金腰的全草。 金腰属全世界约62种;中国有34种,其中有10种供药用。 原植物 大叶金腰Chrysosplenium macrophyllum Oliv. 形态 多年生草本;花茎直立,高7~16cm,肉质,紫红色,疏生有锈色毛或几无毛,通常具1匙形小叶。基生叶数片,近肉质,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5~20cm,宽2~11cm,顶端钝圆,向基部渐狭,略下延于叶柄,全缘或具波状浅齿,上面深绿色,疏生刺状短毛,下面淡绿色,无毛;叶柄粗壮,长1~6cm,有锈色柔毛。不育枝长达45cm;叶互生,匙形,顶部的叶3~4片,圆形或宽卵形。 聚伞花序顶生,有花数朵;花两性,白色或粉红色;苞片卵形或狭卵形,长6~17mm,较花为长;萼片4,透明膜质,白色或淡黄色,花后变绿色,直立,卵形,长2~3mm,顶端钝;雄蕊8枚,长6~8mm,花丝淡红色,花药深黄色;心皮2,子房近上位,花柱长4~8mm;蒴果半上位;种子圆卵形,有微小的乳头状突起。花果期3~5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44页.图20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坡林下或沟旁阴湿处。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采集 春、夏采收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 叶含叶甜素、槲皮素、黄酮。 参考文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741 【药性】: 性味 苦,寒。 《陕西中草药》:“苦、涩,寒。” 功效 清热,平肝,解毒。 主治 小儿惊风,臁疮,烫伤。 ❶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小儿惊风。” ❷ 《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生肌,收敛。治臁疮,烫火伤。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捣汁或熬膏涂。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陕西中草药》:“治臁疮:鲜虎皮草适量,捣烂取汁,加雄黄或冰片少许,调匀,涂搽患处。” ❷ 《陕西中草药》:“治烫伤:虎皮草、刺黄连根各等量。水煎熬膏,涂搽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