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蔚
《广韵》于胃切,去未,影。 ❶ 草名。即牡蒿。《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孔颖达}疏引{陆玑}曰:“牡蒿也,华似胡麻华而紫赤,一名马薪蒿。” ❷ 草木茂密。{汉}{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芳草被隄。”{唐}{萧颖士}《有竹》诗之三:“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玲珑幽邃,竹树芩蔚。” ❸ 华美,有文采。《易·革》:“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景纯}《客傲》,情见而采蔚。”{清}{纳兰性德}《五色蝴蝶赋》:“或蔚若{天台}建霞,或鲜如蝃蝀垂华。” ❹ 云气弥漫貌。《诗·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毛}传:“荟﹑蔚,云兴貌。”{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 ❺ 盛大。{晋}{潘岳}《藉田赋》:“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❻ 荟萃;聚集。《汉书·叙传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蔚爲辞宗,赋颂之首。” ❼ 病。参见“[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