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子草
中药名。 见《四川中药志》。别名:小毛蓼,小蓼子草,红蓼子。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Polygonum barbatum L. var.gracile(Dans.)Stew.的全草及根。 一年生直立草本,生于沟边、路旁潮湿地。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广东、台湾、四川等地。开花期间采收。 味淡微辛,性温。散寒活血。 治麻疹,羊毛疔,跌损后受寒,阴寒及陈寒。内服:水煎或酒煎,6~15克。外用:煎水洗。 ❶ 治麻疹不现:蓼子草捣烂或搓烂外滚,或煎水洗。 ❷ 治大热大烧不退:蓼子草外滚胸前或背心,并浸汁内服。 ❸ 治疟疾日久不愈:红蓼子草1根。煨酒服。 ❹ 治羊毛疔:红蓼根120克。 捣碎煨酒服;如另加野烟头7个,鱼鳅串60克,马蹄草7个,煨酒乘热时服1杯,更妙(以上选方出《重庆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