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董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董说 【生卒】:1620—1686 【介绍】: 中国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 字若雨,号侯庵,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浔镇人。出身于没落的贵显豪富之家。 自幼勤学好读,受佛教影响。崇祯六年(1633),年十四考取秀才,然无意功名,鄙弃八股时文。 后受业于复社领袖张溥门下,并注名于复社。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 抗议清廷雉发令,隐居丰草庵,剪发不剃头。后于苏州灵岩寺受戒出家,从事学术研究与著述。 晚年与樵夫渔父交往,常“论遗逸”、“话兴亡”。 康熙二十五年(1686),病逝于吴门夕香庵,遗言告诫其子“弃举业,以布韦终其身”。著书约百余种,凡天文、地志、象数、历史、医卜、文字、音韵、诗文、律吕、释老等均有涉猎。又作小说《西游记》16回,借孙悟空行事见闻,指责社会弊端,抒发内心郁闷愤激心情。 其意不在续《西游记》小说,而在借神话故事讥弹明末世风,实为信笔书写,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清初小说中独具风格。其诗文著作于清初曾被禁黜缴销,今仅存《董若雨诗文集》、《南潜日记》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