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董仲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董仲舒 【生卒】:约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为江都王相和胶西王相。其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当时学士皆师尊之。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仲舒上“天人三策”以对,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以阴阳五行为条理,融神权、君权、父权、夫权为一体,以所谓“三纲”、“五常”为“道”,并宣称“天不变,道亦不变”。提出“君权神授”论及“天人感应”说,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历史观。政治上,反对兼并,主张轻徭薄赋、解放奴婢、缓和阶级矛盾。教育上,主张立太学,设庠序,以教化为“堤防”。今存著作有《春秋繁露》17卷(可能经后人整理增改),另有《董仲舒文》2卷,见严可均辑《全汉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