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萍浏醴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萍浏醴起义

又称丙午萍浏之役。

1906年12月中国同盟会策动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的武装起义。起义的领导者为会党首领龚春台、萧克昌、魏宗铨、姜守旦以及同盟会员刘道一、蔡绍南。1906年12月初龚等在萍乡高家台率众起义。旬日间萍、浏、醴等地群众纷起响应,起义军遍布几个县,均以头缠白布、手持白旗为号。

推举龚为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声讨清政府“十大罪恶”,宣布破除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使地权与民权平均”。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

1907年1月在清军围剿下,起义失败,萧、刘等先后被捕牺牲。这次起义为同盟会成立后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起义,第一次公开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孙中山、黄兴对这次起义深表关注与支持,派同盟会员回国参加起义。日本报纸就萍浏醴起义一事对同盟会进行诽谤攻击,孙正气凛然,表示:“吾党行事,一本义理,义理所在,虽毁何伤?”“天下后世,自有定评。日报所称,何足芥蒂!”1907年2月3日同盟会在东京为刘举行追悼会,孙写了《挽刘道一》诗。在《孙文学说》中孙认为这次起义“为革命同盟会会员第一次之流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