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莱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莱菔 【概况】: 异名 萝卜(《食疗本草》),菜头(《福建药物志》)。 基源 为十字花科萝卜属植物萝卜的鲜根。 原植物 萝卜Raphanus sativus L, 余项参见“莱菔子”条。。【生药】: 采集 冬季采挖根,去净茎叶,洗净。 【化学】: 含有莱菔素(Raphanin)、葡萄糖、蔗糖、果糖。 从各部分分离出香豆酸、咖啡酸,阿魏酸(Ferulic acid)、苯丙酮酸、龙胆酸(Gentisic acid)、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鲜根含甲硫醇、维生素C。又测出Mn,B等微量元素[1,2]。 最近报道分离得到4-甲硫基-30-丁烯基芥子油甙(4-Methyltio-30-butenyl glucosinolate)[3]。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00 [2]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76 [3] JARQ 1991;24(4)∶273。【药理】: ❶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本品所含的莱菔素1mg/ml浓度在体外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40、125、125、和200mcg/ml,高于250mcg/ml的浓度时则可抑制某些真菌的生长。 血清可降低莱菔甙的抗菌活性。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巯基乙酸、胱氨酸、谷胱甘肽等可使其失去活性。莱菔甙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对DNA病毒较RNA病毒为敏感。莱菔甙还能影响干扰素的合成[1,2]。 ❷ 解毒作用 莱菔素于体外与细菌外毒素混合后有明显的解毒作用,稀释为1∶200时能中和5个致死量的破伤风毒素,1∶500可中和4个致死量的白喉毒素,稀释1∶1600时尚能降低白喉毒素的皮肤坏死作用[2]。 莱菔素1∶1000~1∶10,000浓度可抑制植物种子发芽和体外兔睾丸组织细胞的生长,1∶800可使离体蛙心的心搏减慢,张力下降[2]。 毒性 莱菔素iv 10mg可引起小鼠死亡[2]。 参考文献 [1]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85 [2]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877。 【药性】: 性味 辛、甘,凉。 ❶ 《别录》:“苦,温。” 归经 入肺、胃经。 ❶ 《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功效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 主治 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 ❶ 《别录》:“主利五脏,益气。” ” 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 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用法用量 内服:捣汁饮,30~90g;煎汤或煮食。 外用:捣敷或捣汁滴鼻。 使用注意 ❶ 《本草衍义》:“莱菔根,服地黄,何首乌人食之,则令髭发白。” 方选和验方 ❶ 《普济方》:“治痰热喉闭:萝卜汁和皂角浆。吐之。” ” ” ” 单方应用 ❶ 《普济方》:“治翻胃吐食:萝卜捶碎,蜜煎,细细嚼咽。” 用银器重汤煮尤佳。 食疗 ❶ 荸荠麦冬莱菔汤(《食疗本草学》)治阴虚肺热,咳嗽痰多:鲜荸荠120g,鲜萝卜250g,捣烂绞取汁液,加入麦门冬15g。煎汤服。 ❶ 苏颂《本草图经》:“莱菔,功用亦同芜菁,然力猛,更出其右,断下方亦用其根,烧熟入药。” 散气用生姜,下气用莱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