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荚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荚蒾 【概况】: 异名 基源 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荚蒾的茎、叶。荚蒾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约74种。 原植物 荚蒾Viburnum dilatatum Thunb. 形态 落叶灌木,高达3m。嫩枝有星状毛。 叶片宽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9cm,宽3~5cm,叶端渐尖至骤凸,叶基近圆形,叶缘有尖锯齿,上表面疏生柔毛,下表面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和多数小腺点,脉上常有柔毛或星状毛,侧脉6~7对近叶缘时虽分枝,但伸至齿端;叶柄长1~1.5cm。复聚伞花序;花萼有5齿,萼筒短,长约1mm,被有毛或腺点;花冠5裂,白色,辐状,长约2.5mm,无毛或疏生毛;雄蕊5,长于花冠;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头状,3裂。核果椭圆状卵形,红色;核通常压扁状,背面有2浅槽,腹面有3浅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19图.图6052)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陕西、河南、河北及长江以南诸省区,但以华东地区为常见;日本也有。 。【生药】: 采集 春、夏季采收茎叶。 【化学】: 全株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及咖啡酸酯类和奎宁酸等[1]。 叶中含山柰酚、槲皮素、(-)-表儿茶素((-)-Epi-catechin)、(+)-表儿茶素((+)-Epi-catechin)、山柰酚-3-O-洋槐双糖甙(Kaempferol-3-O-robinobioside)、山柰酚-3-O-芸香糖甙(Kaempferol-3-Orutinoside)、Kaempferol-3-O-(2G-rhamnosyl)rutinoside、山柰酚-3-O-龙胆二糖甙(Kaempferol-3-Ogentiobioside)、芦丁、Quercetin-3-O-(2G-rhamnosyl)rutinoside[2]。叶中还含p-Hydroxyphenyl-6-O-transcaffeoyl-β-D-glucoside、p-Hydroxyphenyl-6-O-transcaffeoyl-β-D-alloside、4-Allyl-2-methoxy phenyl-6-Oβ-D-apiosyl(1→6)-β-D-glucoside[3]。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7 [2] CA 1992;116∶55587r [3] Phytochemistry 1991;30(6)∶2013 。【药性】:性味 ❶ 《唐本草》:“甘、苦,平。”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祛瘀消肿。 主治 淋巴结炎(丝虫病引起),跌打损伤,疔疮发热,风热感冒,过敏性皮炎,小儿疳积。 ❶ 《唐本草》:“主三虫,下气,消谷。煮树枝汁和粥以饲小儿,杀蛔。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福建民间草药》:“治小儿疳积:荚蒾叶、茎30~60g,芡实15~30g。水煎3小时,加白糖少许,吃芡实和汤,可以常服。” 单方应用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疔疮发热,风热感冒:荚蒾枝、叶15~30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