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蝽
Tessaratoma papillosa(Drury),昆虫纲,半翅目,蝽科。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省区;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寄主有荔枝、龙眼等无患子科植物。 成虫体长24~28mm,体黄褐色,盾形,前胸中部隆起呈弓形;腹面敷白色蜡粉。 触角4节。 末龄若虫体长19~22mm,体长方形,浅橙红色,外缘灰黑色,中胸背侧翅芽伸达第3腹节中部。中国华南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寄主树上越冬。 成虫寿命约310天,几乎终年可见。越冬期成虫具群集性,卵多产于下部树冠的叶背;若虫5龄,初孵若虫有群集性,数小时后始行分散,栖息于嫩枝顶端,刺吸寄主的嫩芽、嫩叶、嫩果。受惊即坠落,放出臭液自卫,耐饥力强。 冬季低温,可摇动树枝,使成虫落地,集中杀死;早春捕杀若虫;释放天敌,喷洒敌百虫毒杀均为有效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