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
【生卒】:约129—192 【介绍】: 东汉经学家。 字慈明,又名谓。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荀子的12世孙。父淑,颇有声名。爽兄弟八人,时称“八龙”。少聪敏,好经籍。年12即通《春秋》、《论语》。及长,更耽思潜心于儒业。 延熹九年(166),太常卿赵典荐举为郎中,得出后宫,奏行丧礼,定尊卑。党锢之祸起,避难海上,又南遁汉水之滨,以著述为事十余年,时有“硕儒”之誉。献帝即位,拜平原相,官至司空。后被董卓挟迫,随献帝迁长安。 与司徒王允谋诛董卓,未果而卒。精通《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说。 著有《易传》、《诗传》、《尚书正义》、《春秋条例》等,皆已佚。 清儒有辑本数种。 其《易》说,采于李鼎祚《周易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