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荀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荀子 【生卒】:约公元前313—前238 【介绍】: ❶ 人名。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主要代表。名况,字卿,世称荀子,因汉代避宣帝刘洵讳,改称为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人。曾游学于齐国,后又在齐国稷下讲学,“三为祭酒”,后游历于秦、赵、楚、燕诸国。在楚国,由春申君任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春申君死后,罢官居兰陵著书立说。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又称《孙卿新书》。他是儒法合流的先行者,其法律思想具有儒、法合流的特点。一方面继承、发展并修正了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继承、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并在新的封建制基础上以“礼”为主,使礼、法统一起来。荀子明确提出“有治人,无治法”,“人治”重于“法治”的主张,在“隆礼”的同时也重视法的作用,以儒为主,儒法合流。这种思想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封建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