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茵
《广韵》于真切,平真,影。 ❶ 车垫子。《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 驾我骐馵。”{郑玄}笺:“茵, 车席也。”{唐}{元稹}《送复梦赴韦令幕》诗:“西曹旧事多持法, 慎莫吐佗丞相茵。”{元}{萨都剌}《病中寄了上人》诗之二:“清吟联石鼎, 病酒吐车茵。” ❷ 指车子。{汉}{班固}《西都赋》:“乘茵步辇, 惟所息宴。” ❸ 衬垫;褥子。《仪礼·既夕礼》:“加茵, 用疏布。”{郑玄}注:“茵, 所以藉棺者。”{贾公彦}疏:“加茵者谓以茵加于抗席之上。”{宋}{洪迈}《夷坚丁志·白崖神》:“至官府, 极宏丽, 厅事对设二锦茵, 廷下侍卫肃然。”{清}{纳兰性德}《唐多令·雨夜》词:“丝雨织红茵, 苔阶压绣纹。”{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六:“{巧珠}看见前面是一片如茵的草地。” ❹ 引申指枕藉, 重叠。{明}{赵南星}《王灵官赞》:“軵者﹑筑者﹑毙者相茵。” ❺ 指成片的嫩草。{唐}{段成式}《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 看欲东山又吐茵。” ❻ 通“[氤]”。参见“[茵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