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茯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茯苓 菌类药材。 (1)释名: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主要寄生于松树根部,古人不明其由来,误认为“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李时珍语),故名“伏灵”。 “茯苓”是“伏灵”二字的讹写。(2)功能:性平。 ❶ 利水渗湿。本品利水而不伤阴,为利水要药,常用治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 ❷ 健脾和中。本品淡渗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甘草等配伍治疗脾虚食少便溏。 〔云茯苓 云苓〕 处方名。传统认为云南所产茯苓质地较佳,故名。 〔浙茯苓〕 处方名、商品名。指产于浙江的茯苓,品质尚佳。 〔茯苓个 个苓 全茯苓〕 处方名。系将完整茯苓切制的饮片。 具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功效。茯苓完整菌核呈类球形或椭圆形的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小的重0.5公斤,大的有几十公斤,表面棕色至棕褐色,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质坚硬,不易破开。 〔茯苓皮 苓皮〕 处方名。即茯苓的外皮,黑褐色,以皮薄,不带苓屑,无砂土者为佳。本品长于利水消肿。 〔赤茯苓 赤苓 白茯苓 白苓〕 处方名。茯苓除去苓皮后呈淡红色者称“赤茯苓”,呈白色者称“白茯苓”。 习惯认为前者长于清利湿热;后者专于健脾渗湿。 但目前药店多不区分,统称“茯苓”。 〔茯神〕 处方名。系抱松根而生的茯苓(天然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本名“伏神”(名义见前),讹为“茯神”。具宁心安神功效。现已取消此品种,处方写“茯神”,药店付茯苓。 〔茯神木〕 处方名。即茯神中心的松根,具平肝安神作用。主治惊悸健忘、中风不语、脚气转筋等症,现今药店多不备此品。 〔朱茯苓 朱茯神〕 处方名。皆系用朱砂拌制者,意在加强安神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