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茅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茅坤

【生卒】:1512—1601

【介绍】:

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

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好谈兵,官至大名兵备付使。最心服唐顺之、王慎中等人,是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选唐、宋两代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八家文章,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一六四卷,影响极为广泛。

《明史·本传》说:“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著有《白华楼藏稿》一一卷,《续稿》一五卷,《吟稿》八卷,《玉芝山房稿》二二卷。

《明史》卷二八七有传。

《四库提要》说:“自李梦阳《空同集》出,以字句摹秦汉,而秦汉为窠臼;自坤《白华楼稿》出,以机调摹唐宋,而唐宋又为窠臼。”指出了茅坤在明代散文写作中的地位和影响。

茅坤是唐宋派中很有影响的人物,但唐宋派的倡导者唐顺之并不认为他能作古文。《四库提要》记载,唐顺之曾指责茅坤“以眉发相山川,而未以精神相山川”,不具“今古只眼”,来识“精神命脉”。

《唐宋八大家文钞》提倡唐宋散文,扩大了唐宋派的影响,茅坤的文论,也集中地体现在他为《文钞》作的总序上。

他主张文、道合一,认为文章本子六经,而六经旨在明道,求古人之道必从古人之文入手;求古人之文必由近及远,由文及道。但古文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独禀之气,而又必为之专一”,必须具有特殊的才能方能掌握,如孔门弟子“身通六艺者七十余人,文学之科,并不得与,而所属者仅子游、子夏两人焉”。

他反对七子宗主秦汉,而卑视唐宋,主张以“道相盛衰”为准的,而不以“时相高下”为标准。同时文章的好坏又关涉作者的才能和造诣,更不得以时代先后为优劣。

他评选唐宋八家之文,打破七子“文必秦汉”的框子,但唐宋亦属古文,而八家也有局限。尤其对八家文的评点,仅限于组织结构上的抑扬开合、起伏照应,仍无法彻底摆脱形式摹拟的倾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