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国东印度公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英国东印度公司 17至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对东方(包括整个亚洲)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事业的机构。 原名“伦敦东印度公司”。1709年与“新英国东印度公司”合并后改称“英商在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 中国人称为“公司”或“公班衙”。 1600年由伦敦银行区商业上层分子组成,核心管理机构是伦敦董事会。 不仅拥有大量资本,且得到垄断东方贸易的皇家特许状,有海陆军,有权在东方宣战媾和。明崇祯十年(1637)后,多次派兵舰闯入珠江,攻虎门,泊黄埔,以武力威胁广州。 清康熙十五年(1676)在厦门、康熙五十四年(1715)在广州分设商馆。后设特派委员会管理在华事务。 长期垄断中英贸易。19世纪初,其对华贸易占中外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成为中国主要贸易对手,但长期处于入超地位。为平衡对华贸易收支,掠夺中国,在印度扩大鸦片种植,1773年取得在印度的鸦片专卖权,1797年垄断了鸦片的制造权。它通过港脚商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使鸦片输华逐年激增,攫取高额刊润,从而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的局面。 1834年(道光十四年)4月,根据英国政府敕令正式结束对华贸易的垄断权与管理权,以适应新兴工商业资本“自由贸易”的要求。此后中止一切商务活动。 1858年公司撤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