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苟余心其端兮,虽僻远之何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苟余心其端兮,虽僻远之何伤。 【集校】: 《文选》尤本:等余心其端直兮,虽僻 《文选》尤本: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 《文选》六臣本:苟余其端直兮,虽僻 校语:(苟)五臣本作等。(余字下)五臣本有心。 洪兴祖:苟余心其端 朱熹: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 校语:之,一作其。 僻,一作辟。 其,一作之。 黄省曾:苟余心之端 明繙宋本: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校语同洪本。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苟余心之端 毛晋:苟予心之端 戴震、汪梧凤:苟予心其端直兮,虽辟远之何伤。 校语:辟,一作僻。 胡克家:袁本云:逸无心字。 茶陵本、五臣有心字。 《楚辞》有心字,二本所见,盖传写脱。此亦初无,而尤脩改添之。 姜亮夫:其,朱本作之,引一本作其,洪引一本作之。 寅按:此其字谓如此其也,有加重语义之用。凡屈赋之状字副词之有其字先之者,皆作如此其解。 此处万不可作之!其端直言如此其端直,谓端直之极也。 僻辟字通。 之何、其何皆屈赋习用语。 王泗原:之字不合句法,当是又字之 用又,与虽关联。 。【集释】: 王逸:苟,诚也。 僻,左也。言我惟行正 李周翰:原自解之词。苟,且也。 汪瑗:端,正也。直,不曲也。皆指心言。 《易》曰:“敬以直内。”僻,幽也。 二句结上起下之词,其意盖谓吾道之苟是,而吾身虽晦,亦无妨也。 黄文焕:虽无端 向之所谓“高驰不顾”者,又安在哉?聊曰僻远何伤而已。 林云铭:旣济后,又计度自慰一番。 张诗:道路之僻远如此,然苟我心之端而不邪, 屈复:乃朝发枉渚,夕宿辰阳。旣济之后,自信端 胡文英:苟问心无愧,虽远遭迁谪,于昭质不亏,又何伤哉?亦自解其忧之辞。 马其昶:以上途中所历。 黄侃:之,言之间也。 徐英:大氐襄王放之,指定沅水上游辰阳诸地耳。自“哀南夷之莫吾知兮”至此,述涉江以后途程。盖自郢都循汉水,至鄂渚以后,循水遵陆。至大湖东边,复乘舟上沅至辰阳。 文怀沙:苟,只要。 僻远,偏僻而远的地方。何伤,又有什麽不好?(《屈原集》注) 姜亮夫:苟,王注“诚也”。寅按苟卽敬本字,故王以诚训之。然此处以诚爲训,不见语气之抑扬。苟者,今俗言果若、果如之急言也。果若、果如,略有诘问之意,于词气较允。 〇其,如此其也。此推其极而言之意。 凡古书其字,在状字副词上者,皆当作此解。 〇此四句言自洞庭入沅水也。随沅水而西,自枉陼以至于辰阳,去故国日已远矣。而存心端直,故曰虽僻远之何伤也! 蒋天枢:僻远,边远蛮荒地区。 黔中郡反秦后,屈原始得至其地,旣经一度沦陷于秦,其地又远与楚隔絶,今得亲履其地,惊喜之情,因以流露,故云“虽僻远之何伤”也。 沈祖緜:放逐之刑,在《周礼》不可攷。疑放逐之地不一定。 据此篇,屈子自敍所 刘永济:此言身入荒僻之乡,去国都已甚远,然自信此心正 杨胤宗:其风尘飘泊,悽婉哀怨之 亦可知屈子自陵阳涉江湘而南之溆浦,迺重遭贬斥也。如使顷襄不受姦人之谗,再施政治之迫害,则屈子旣旅寓陵阳九年之久,(《哀郢》: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年衰齿暮,何又远涉江湘,深入辰州万山中耶? 吴孟复:此非自解之句,实自励之语。 王泗原:僻远,承发枉陼宿辰阳而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