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生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也指贪图眼前安逸,不作长远打算。苟且:只顾眼前,得过且过。偷:苟且,敷衍。 偷生:苟且活著。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凭传》:“不能以尸伏谏,偷生苟活,诚惭圣朝。”宋·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受寒饿死,惧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谓短语的主语。 郭沫若《屈原》一幕:“但他知道,那种的高官厚禄、那种的苟且偷生,是比死还要可怕的。” ❷ 作谓语。 “文天祥就不同了,他不愿苟且偷生。” [附条] ❶ “且偷生”。唐·杜甫《石壕吏》。 ❷ “苟且”。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同义] 苟且偷安 忍辱偷生 半死不活 [反义] 舍身为国 成仁取义 为国捐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