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苓 【释义】: 甘草。 苓通“蘦”。《邶风·简兮》四章:“山有榛,隰有苓。”毛《传》:“榛,木名。下湿曰隰。 苓,大苦。”《唐风·采苓》一章:“采苓采苓,首阳之巅。”首阳,首阳山,又称雷首山,今山西省南部。巅,山顶。 毛《传》:“苓即甘草,叶似地黄。”《尔雅·释草》:“苓,大苦。”郭璞注:“今甘草也。”《本草纲目》〔集解〕:“苏颂曰:‘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高一二尺,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色,上有横梁,梁下皆细根也。’李时珍曰:‘甘草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但叶端微尖而糙涩,似有白毛,结角如相思角,作一本生,至熟时角拆,子扁如小豆,极坚,齿啮不破,今出河东西界。’”一说,苓,黄药。 沈括《梦溪笔谈》:“乃黄药也,其味极苦,故谓之大苦,非甘草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