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
【生卒】:1008—1048 【介绍】: 字子美,铜山(今江苏徐州)人。 (一说四川中江县人),生于开封。曾任集贤殿校理。因上疏议论时政,力主改革,遭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排斥。 被罢黜后,隐居苏州沧浪亭,不久郁愤而死。 有《苏学士文集》。《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苏舜钦诗文兼长,与欧阳修是诗友,与梅尧臣齐名,时号“梅、苏”。他主要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推进了宋代的诗文改革,是宋代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 苏舜钦文论不多,但较精辟,具有一定影响。 他认为文学对社会要有改革作用。 他在《上孙冲建议书》里强调,文章要“警时鼓众”,对现实社会要发挥“救失”作用,以革除弊端。他又重视诗的抒情特点,强调以情感人。 他在《石曼卿诗集序》中说:“人函愉乐悲郁之气,必舒于言,能者财(裁)之于律,故其流行无穷,可以播而交鬼神也。”他还主张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平淡近人的风格,反对形式主义诗风。在《上孙冲建议书》里说“道德胜而后振”;又在《赠释秘演》里说“不肯低心事镌凿,再欲淡泊趋杳冥”。 苏舜钦的诗论和创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宋代诗文革新中起了承前启后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