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集校】: 洪兴祖: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朱熹、明繙宋本、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黄省曾:芳与泽其杂糅兮,羗芳华自中出。 汪瑗:同黄本。 陆侃如:出字与上文态俟二字及下文扬章二字均不相叶,可见此处上下必有阙文。 闻一多:□□□□□□〔兮〕,□□□□□□。□□□□□□〔兮〕,□□□□□□。 □□□□□□〔兮〕,□□□□□□。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校语:出字不入韵。疑二句上或下脱去二句。 郭沫若:“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二语,单独无与韵者,当是后人注语, ”又见《惜往日》章:“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泽是汗衣或小衣之类,借以表示污秽。混入此章中,不伦不类。又“芳华自中出”卽“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有此则犯复。故此处将原有二句删去。 姜亮夫:洪、朱皆以此二句与上爲一韵,《思美人》多错 沈祖緜:出字与上文佩异态竢不韵。段玉裁曰:出,本音在十五部。屈赋《思美人》:合韵佩异态竢。 朱骏声佩异竢三字下,皆云古韵。《楚辞·思美人》叶佩异态竢。皆非也。 出係之字。《説文》:之,出也,象艸过 一者地也。 徐锴曰:《春秋传》:将之晋,将之齐,是之谓出也。 之出篆文相似,义又相似。后人不知之字之义,窜爲出尔。 《惜往日》:吕望屠于朝歌兮,甯戚歌而 洪《补注》:自中而外也。 失其意。 谭介甫:郭沫若、闻一多二校皆 苏雪林:□□□□□□□,□□□□□□,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校语:出,洪兴祖音尺类切,朱熹音尺遂切,欲与上文态、竢相叶。然屈原作品每以四句爲一 故仍宜保留。 。 【集释】: 王逸:正 生舍天姿,不外受也。 洪兴祖:出,尺类切,自中而外也。 朱熹:出,叶尺遂反。则其芬芳自从中出,初不借美于外物也。 汪瑗:芳泽杂糅,谓佩饰之盛也,指上章芳草而言。芳华,言其气之香,色之丽也。 芳华自中出,有诸中者,则形诸外也。《易》曰:“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此芳华自中出之意也。观此二言,则屈子之所得者,深而进于道矣,岂后世词人墨客,无所得而漫爲是言者比哉?呜呼!屈子则揽芳茝宿莽以爲佩矣,南人则解萹薄杂菜以爲佩矣,其意趣不同如此,虽欲强之以从己,不亦难乎?故南人萎絶而离异者,无所得故也。屈子羌芳华自中出者,有所得故也。南人本无所得如此,虽又使之不萎絶而离异也,其可得乎?此上分章,是依朱子本。 “揽大薄之芳茝”四句,屈子言己之所佩。“解萹薄与杂菜”四句,言南人之所佩。“吾且儃佪以娱忧”二句,申上八句而结言之也。“窃快在其中心”四句,虽承上言,当分爲别章以属下文也。 《楚辞》中每有意断而韵不断,韵断而意不断者,读者幸详焉。或曰,此章首四句,亦屈子之自言,言己解去萹蓄杂菜,而备芳茝宿莽以爲交佩,而佩之缤纷缭转,其芬菲之盛如此,顾乃爲世所弃,遂至萎絶离弃也。 亦通。 陈第:山,古音砌。乃其方华之质,本自性生,非外铄也。 黄文焕:我之快在于中心,芳之扬亦自中出。 尝润则尝芳,故曰与泽杂糅。润之中而芳出焉,萎
钱澄之:所谓在其中心者,盖吾之芳泽杂糅,虽薆然而蔽之,嫉妬而折之,而芳华仍自中出,至今犹不渝也。 王夫之:泽,汙也。身旣见逐,处于事外,观党人之所爲,见其幸君子去国,快遂其欲,凭怒 林云铭:泽,指佩言。 张诗:然有诸内者形诸外。 于是发扬吾道义之充满于中,而无竢于外者,则见吾之佩 奚禄诒:出,叶毳。芳泽芳华,己之天姿德性交美,受于降衷,非自外来也。 胡文英:芳泽杂糅,本不期其出也,而旣凭,则芳华百出,诚则形也。 刘梦鹏:出,音怼。 杂糅,合貌。 闻一多:芳谓芳草,泽谓膏泽。 芬芳出于芳草,光华出于膏泽。一曰声光气味皆谓之华,芳华卽芳气也。芳华自中出,谓芳气自膏泽中出。 文怀沙:芳与泽其杂糅,芳香和污垢混杂在一起。 芳华,芳香的花朵(屈原用此象徵自己美善的品质)。自中出,自我内心出来。(《屈原集》注) 黄孝纾:这句是説杰出的香花,杂在凡卉中,也能自别。 姜亮夫:芳与泽句,见《离骚》。 沈祖緜:《离骚》句同。王注失其义。此言芳泽杂揉,犹言芳臭杂揉。《诗·秦风·无衣》:与子同泽。笺:泽,亵衣,近汙垢。《诗》谓之泽,受汗泽也。可证泽有臭意。以《橘颂》青黄杂糅证之,益知芳泽二字其义有异。 苏雪林:芳,爲芳香之物,泽,爲襗之假借,袴类。 《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卽此。袴类每不洁,故与芳香爲对称词。 杨胤宗:泽,光润也。《左传》襄二十八年:美泽可以鉴。 糅,襍也。《仪礼· 《汉书·刘向传》:邪正杂糅。芳谓所佩之蕙兰,泽谓所佩之琼玉。 芳以表行,玉以表德,内美弥充,芬芳弥固,故曰:芳与泽其襍糅兮,羌芳华自中出也。 吴孟复:芳与泽句亦见《离骚》,朱季海曰:“旣去杂糅,明是异类,芳泽相反,犹玉石殊科,……殬犹污泽,亦污垢之类……又泽、殬同从‘睪’声,亦可读若殬,《説文》‘殬’败也,‘所’芳香之与殬败,义亦相反”。此两句及下四句皆补明欣快之根据所在,盖“南人”中虽不尽纯,但屈原却相信“芳华自中出”。 蒋天枢:芳,内在芬香。 泽,色泽。芳泽杂糅,喻南土民气与其行动所表现之 与《离骚》“芳与泽其杂糅”,“芳菲菲其弥章”意同。羌,惊诧语词。芳华自中出,言其非由外界所引导。 何剑熏:服,习也。本篇《橘颂》:“橘徕服兮。”王逸《注》:“服,习也。“橘徕服兮”之徕服,应读离披,但服实可训爲习。今人言不服水土,卽不习水土。不习,卽今语之不惯。然,乃也。《庄子·天地篇》:“始也我以汝爲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又《荀子·修身篇》:“偶视而先俯、非恐惧也,然士欲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贾谊《新书·修政》:“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然字都应训爲乃。狐疑卽怀疑,惑疑。狐、怀、惑同属匣母,故得相转。旧释狐疑爲狐性多疑,故曰狐疑者,实 金开诚:泽,污垢,这裏指与芳草相对的恶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