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集校】: 洪兴祖: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朱熹、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汪瑗、庄允益:同洪本。 毛晋:芳与泽其襍糅兮,孰申旦而别之。 。【集释】:王逸:质性香润,德之厚也。 世无明智,惑贤愚也。 汪瑗:芳,言其气之芬芳也。 泽,言其质之润泽也。指兰玉佩属而言。 糅亦杂也。杂糅,言参错而并陈也。 芳泽杂糅,喻君子之备道全美,而悉有衆善也。旦,明也,如《诗》“昊天曰旦”之旦。此二句申言忠信而死 此章直结至篇首,通古今而泛言之,谓君子小人之事君,有诚僞之不同,而人君则每售其僞而仇其诚,小人之谗佞,则信之而不疑,君子之 钱澄之:忠信者,听其死;訑谩者,不之疑。总由不自省察而听谗人,不按实而信虚词,反以芳泽爲臭腐,其孰能旦旦而爲之辨别乎? 王夫之:申旦,重察也。 林云铭:贞臣衆善俱全,谁能日日别其何者爲芳?何者爲泽?少不得堕入谗人圈套。 张诗:而芳香润泽,杂然而盛者,自不能昭然旦旦以别白之矣。 奚禄诒:薰莸杂糅,君不辨别。 胡文英:申明,别白也。 所以起下致“芳草蚤夭”之故也。 刘梦鹏:芳泽杂糅,忠信之美也。 孰申旦而列之,则始终弗味而已。子胥、子推死若无异,而一则寤求,一则弗味。然则,己卽恬死,亦愿爲推,不愿爲胥也。 陈本礼:此概论古今暗主。 文怀沙:芳与泽其杂糅,芬芳和污垢会被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孰,谁。 申旦,仔细地加以鉴别。别之,判别淸楚。(《屈原集》注) 黄孝纾:泽,同殬,臭恶。 与芳香对文。 申旦,明明白白。 姜亮夫:遂使芳与臭杂糅不分,又孰能旦旦而别白之者耶? 谭介甫:芳泽句,已见《离骚》,盖芳指忠信,泽指訑谩,故言杂糅。 下句谓谁能诘朝别其贤奸?殆由于不省察按实。 苏雪林:此 言人臣之忠信者以不信于君,惟有死 而善于欺骗虚诳者,君主或信之而不疑。且对臣下之贤愚善恶,不肯细加行察,以定虚实,一味听信谗佞的假话,等于香的东西和臭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谁肯每天都来区分呢?申,重也。申旦,旦旦。 胡念贻:申旦,在《楚辞》中凡三见:《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王逸于《思美人》注云:“诚欲日日陈己心也。”于《九辩》注云:“夜坐视瞻而达明也。”《文选》五臣注:“申,至也。”按:申旦释作达旦,《思美人》、《九辩》都可通。“孰申旦而别之”句的申旦,引申爲到明亮之处,言“芳与泽其杂糅”,谁能到明亮之处识别出来,卽言己方处于幽隐。 杨胤宗:芳,香艸也。泽,美玉之光也。 谓兰芷与萧艾相杂,美玉与碔砆相糅,谁又重察而明辨之也? 吴孟复:申旦,此当爲“破白”之意。此两句言君主不能按实省察,则不能分别忠信与訑谩。 蒋天枢:承上文论人才,因念及王之信谗不寤,致使己遭遇今日阨难。芳与泽其杂糅,承上文“使芳草爲薮幽”而言。 芳、泽,卽《思美人》篇“芳与泽其杂糅,羌芳华自中出”意,言其芬香旣盛, 金开诚:糅(róu柔),混杂。 申旦,申述,表明。 以上二句説:芳香与污浊混杂在一起,谁能够説明并加以辨别? 汤炳正:芳与泽,皆喻美德。别,识别。 (《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