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
中药名。 出《嘉祐本草》。别名:花乳石。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岩Ophicalcite的石块。主要由方解石颗粒组成,并含有蛇纹石,为较常见的一种大理石。 采挖后,敲去杂石,选取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彩晕的小块。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灰白色,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彩晕相间。表面不平坦,有棱角,对光照之有闪星状光亮。 体重质坚,断面不整齐。无臭无味。 以夹有黄绿色斑纹者为佳。本品显碳酸盐与钙盐的各种反应。 产陕西等地。味酸涩,性平。《本草纲目》:“酸涩,平,无毒。”“厥阴经血分。”化瘀,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 《嘉祐本草》:“主金疮止血,又疗产妇血晕,恶血。”内服:入散剂,3~9克。 外用:研末撒。凡无瘀滞及孕妇服。 《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宜内服。不由内伤血凝胸膈板痛,而因火炎血溢以致吐血者,忌之。 ” ❶ 治多年障翳:花蕊石(水飞,焙)、防风、川芎、甘菊花、白附子、牛蒡子各30克,甘草(炙)15克。为末,每服1.5克,腊茶下(《卫生家宝方》)。 ❷ 治脚缝出水:好黄丹入花蕊石末掺之(《谈野翁试验方》)。含大量钙、镁的碳酸盐,并混有少量的铁盐、铝盐及少量的酸不溶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