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楸 【概况】: 异名 百华花楸(《河北习见树木图说》),马家木(《吉林中草药》)。 基源 为蔷薇科花楸属植物花楸树的果实,茎及茎皮。花楸属全世界有80余种;中国产5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有4种。 原植物 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Pyrus pohuashanensis Hance),又名红果臭山槐、绒花树、山槐子(河北),马加木(东北)。 形态 乔木,高达8m;小枝粗壮,圆柱形,灰褐色,具灰白色细小皮孔;嫩枝具绒毛,逐渐脱落,老时无毛。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12~20cm,叶柄长2.5~5cm;小叶片5~7对,间隔1~2.5cm,基部和顶部的小叶片常稍小,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cm,宽1.4~1.8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圆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近于全缘;上面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下面苍白色,有稀疏或较密集绒毛,间或无毛,侧脉9~16对,在叶边稍弯曲,下面中脉显著突起;叶轴有白色绒毛,老时近于无毛。复伞房花序具多数密集花朵,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白色绒毛,成长时逐渐脱落;花梗长3~4mm;花直径6~8mm,萼筒钟状,外面有绒毛或近无毛,内面有绒毛;萼片5,三角形,先端急尖,内外两面均具绒毛;花瓣5,宽卵形或近圆形,长3.5~5mm,宽3~4mm,先端圆钝,白色,内面微具短柔毛;雄蕊20,几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花柱3,基部具短柔毛,较雄蕊短。 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色或桔红色,具宿存合萼片。花期6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27页.图218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900~2500m山坡或山谷杂木林内。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地区以及甘肃、山东。 朝鲜和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 【化学】: 含挥发油[1],类山梨酸(Parasorbic acid),及其葡萄糖甙[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059 [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2 【药性】: 性味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果实:甘、苦,平。茎和茎皮:苦,寒。” 功效 镇咳祛痰,健脾利水。 主治 慢性气管炎,肺结核,水肿。 ❶ 《吉林中草药》:“利尿,强壮。治水肿,肺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果实30~60g;茎和茎皮9~15g。 。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吉林中草药》:“治肺结核:花楸树皮9g。水煎,日服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