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的传说
苗族传说。 传说芦笙的六根音管原代表六个部落,六个部落统一之后才拢在一起。吹管是首领的象征,管的长短代表部落的大小。芦笙上的两个共鸣管,是另外两个部落向首领陈说自己也是苗族,首领核实之后就把它们挂上去。 又一传说云:六兄弟每人有一把单管苗笛,一起合作,吹出复杂优美的声音。 别人请他们去吹,为不误家中农活,父亲主张把六根芦笙合起来,一个人去吹即可。老大、老二、老三心想谁去好处就是谁的,故主张单独吹为好。 老四、老五、老六则合成一把三管芦笙,一个人外出吹奏,另外两人在家干活。老大老二老三单管吹出的声音不好听,别人不再请他们吹,他们的田地长满了稗草。 老四他们派一个人出去,招待花费少,新型芦笙又好听,请他们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六兄弟把六根芦笙合成了今天的六管芦笙。关于芦笙乐曲则传说,人们从蟋蟀振翅现象得到启发,在竹管上嵌上薄铜片,放进风箱中,竹管发出巨大的音响。他们把这六根管捆在一起,加上吹管,便成了芦笙。 而原来单独的那一根,则成为后来的芒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