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艾条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艾条灸 针灸治法。 指使用艾条,在施灸部位(穴位)熏灸。艾条灸法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和隔物灸三种。 ❶ 悬起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使皮肤有温热感又不致于灼伤皮肤。 根据其操作方法不同,又分为如下三种:温和灸: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固定不移,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即可(见图)。回施灸: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空约3厘米高处,使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使皮肤有微热感而不致于灼痛。 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适用于风湿痹痛及神经性麻痹。 雀啄灸:置点燃的艾条于穴位上约3厘米高处,上下移动艾条,使之呈小雀啄米食样。多用于昏厥急救及小儿疾患(见图)。 或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上,5~7次,此法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及虚寒证。由于所用的药物不同,又如分“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 见“太乙神针”条、“雷火神针”条。 随覆盖物的不同,临床适应症也因之而异。如隔胡桃壳施灸,有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各种肿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