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至宝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至宝丹 【方源】: 《灵苑方》引郑感方(见《苏沈良方》卷五)。 【异名】: 至宝膏(《幼幼新书》卷八)。 【组成】: 生乌犀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黄各一两 牛黄一分 龙脑一分 麝香一分 安息香一两半(酒浸,重汤煮令化,滤去滓,约取一两净)金银箔各五十片 【用法】: 上为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送下,小儿量减;血病,生姜、小便化下。 【功用】: 《方剂学》: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 ❶ 《灵苑方》引郑感方:心热血凝,心胆虚弱,喜惊多涎,眠中惊魇,小儿惊热,女子忧劳,血滞血厥,产后心虚怔忪。 【方论选录】: ❶ 《古方选注》:至宝丹,治心脏神昏,从表透里之方也。犀角、牛黄、玳瑁、琥珀以有灵之品,内通心窍;朱砂、雄黄、金银箔以重坠之药,安镇心神;佐以龙脑、麝香、安息香搜剔幽隐诸窍。李杲曰:牛黄、脑、麝入骨髓,透肌肤。故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能祛阴起阳,立展神明,有非他药之可及。若病起头痛,而后神昏不语者,此肝虚魂升于顶,当用牡蛎救逆以降之,又非至宝丹所能苏也。 【临证举例】: 高热神昏 《浙江中医药》(1979,7∶259)∶一患者,高热40℃,突陷昏迷,头汗如淋,四肢瘈疭,呼吸喘促,两目对光反射迟钝,瞳孔散大,角膜混浊,舌苔黄燥,质淡红,脉细数。辨证为暑热挟秽浊之邪蒙蔽心包,肺失清肃,肝风煽动,拟清暑宣肺之剂:用至宝丹一粒合鲜竹沥60克,石菖蒲、六一散各9克,郁金、川贝、麦门冬各6克,扁豆花12克,远志4.5克,鲜芦根30克,金银花18克,浓煎鼻饲,三天后改为至宝丹2粒,同时应用抗菌素、脱水剂等西药治疗,至第六天后神识转清,身热减轻。 【备考】: 本方改为散剂,犀角改用水牛角浓缩粉,不用金银箔,名“局方至宝散”(见《中国药典》)。《局方》本方用法:将生犀、玳瑁为细末,入余药研匀,将安息香膏重汤煮凝成后,入诸药中和搜成剂,盛不津器中,并旋丸如梧桐子大。每用三丸至五丸,疗小儿诸痫急惊心热,每二岁儿服二丸,均用人参汤化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