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闽浙藜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闽浙藜芦 【概况】: 异名 七厘丹、山棕仔(《福建药物志》)。 基源 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闽浙藜芦的干燥根茎及根。 原植物 闽浙藜芦Veratrum maximowiczii Baker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不明显膨大,基部残存黑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须根细条状多数。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叶为矩圆形,长12~28cm,宽3~8(~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下延成柄,两面无毛,主脉稍明显。 圆锥花序长30~73cm,主轴、花梗、苞片均被灰色卷曲绵毛;花梗长约5mm;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花被片6,淡绿色,长圆形,长约5mm;雄蕊6。蒴果椭圆形,长0.7~1.5cm,直径0.5~1cm,先端宿存3枚喙状花柱。 花果期7~10月。(图见《福建药物志》.第2册.470页.图60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1350m的林下荫湿处。分布于福建、浙江。。【药性】: 性味 苦,寒。 有毒。 ❶ 《浙江药用植物志》:“苦、辛,寒。有毒。 ” 归经 《陕西中药志》:“肝、肺、胃经。” 功效 活血祛瘀,催吐涌痰,解毒杀虫。 主治 跌打损伤,关节痛,指头炎,癫痫狂躁,疥癣恶疮。 ❶ 《福建药物志》:“催吐,涌痰。治跌打损伤,关节痛,狂躁。 ” 治跌打损伤,指头炎。杀灭蝇、蚤、臭虫。” 外治疥癣恶危。”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3g,开水送服。 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使用注意 气弱及孕妇忌服。不可与诸参、细辛、芍药等配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❶ 《福建药物志》:“治跌打损伤、关节痛:藜芦4.5g,以烧酒90ml浸1小时,取出捣烂布包,先擦然后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