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然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然铜 【概况】: 异名 石髓铅(《雷公炮炙论》)。 基源 自然铜为硫化物类黄铜矿族的矿物。现今正品自然铜一般指黄铁矿。褐铁矿有少数省区亦作为自然铜供药用。 原矿物 黄铁矿Pyrite主含硫化铁(FeS2)。褐铁矿主含含水三氧化二铁。 历史 自然铜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原名石髓铅。雷斅曰:“石髓铅,即自然铜也。”马志释名:“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指的是天然产的矿物。 苏颂曰:“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有黄赤,有青黑,炼之仍成铜也。”李时珍引用《宝藏论》:“自然铜生曾青、石绿穴中,状如寒林草根……。”从以上所述的产状和颜色来看,都与黄铜矿符合。在氧化带,黄铜矿易氧化、分解、而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与含碳酸的水溶液作用,可形成孔雀石、蓝铜矿。苏颂又曰:“今市多以銗石为自然铜,烧之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鍮石也。 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成文如束针。……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 今医家多误以此为自然铜。”李时珍曰:“今俗中所用自然铜,皆非也。”黄铁矿烧热时生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呈青色火焰,显然均指黄铁矿,前一种是结核黄铁矿,后一种似是立方体状,面上有横纹。综述考证,古代自然铜正品主要是黄铜矿(cuFeS2)。但从宋朝开始就把黄铁矿作为自然铜使用了,一直延用至今。由于临床接骨效用显著,《中国药典1963年版》开始,历版收载的自然铜,基源均为黄铁矿。 形态 黄铁矿晶体常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及聚合体。药用的主为立方体,于其晶面上常见到晶面条纹,此条纹在两相邻晶面上相互垂直。浅黄铜色,条痕棕黑色或微绿黑色。金属光泽。 硬度6~6.5。性脆,断面参差状。密度5g/cm3。 产状 黄铁矿是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不同地质条件下。黄铁矿含量最大的矿床是产于火山岩系中的含铜黄铁矿层,矿石中黄铁矿是最主要的矿物成分,含量可达70~90%,其次为黄铜矿,并有少量锌矿等其它硫化物。外生成因的黄铁矿见于沉积岩、沉积矿石和煤层中,往往成结核状和团块状。 黄铁矿易于分解而形成各种铁的硫酸盐和氢氧化物。铁的硫酸盐中以黄钾铁矾为最常见;铁的氢氧化物则为褐铁矿、后者有时按黄铁矿形成假象。 产地 主产于辽宁、河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 褐铁矿与黄铜矿主要不同为:褐铁矿主要由黄铁矿经风化作用转变而成。暗褐色,条痕黄褐色。无金属光泽,易砸碎。 硬度与密度均较低。 。【生药】: 采集 全年皆可生产,在矿区检取,除去杂石。 药材主产于四川、广东、江苏、云南。 鉴别 本品呈多方块形,直径2~25cm;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表面显棕褐色(系氧化成氧化铁所致),无金属光泽,具棕黑色或墨绿色细条纹及砂眼,立方体相邻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硬度6~6.5,比重4.9~5.2,条痕色棕黑色或黑绿色,断口呈条差状,有时呈贝壳状,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无臭,无味。 以块整齐、色黄而光亮、断面有金属光泽者为佳。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成小块,置无烟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暗红,醋淬至表面呈黑褐色,光泽消失并酥松。每自然铜100kg,用醋30kg。 现代研究表明,用马福炉以400℃,煅烧自然铜4小时最佳。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含二硫化铁(FeS2),其中含Fe 46.6%、S 53.4%[1],有的还含Cu[2]Ni、As、Sb等杂质[1]。 参考文献 [1]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37 [2]中草药学,江西药科学校,1971∶1083 【药性】: 性味 辛,平。 ❶ 《日华子本草》:“凉。” 归经 入肝经。 《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功效 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主治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 ❶ 《日华子本草》:“排脓,消瘀血,续筋骨,治产后血邪,安心,止惊悸。以酒磨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多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本品不宜多服;阴虚火旺、血虚无瘀者忌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乳香、没药、 ❷ 配骨碎补、红花、当归、土鳖虫,治跌打损伤,骨折。 方选和验方 ❶ 自然铜散(《世医得效方》)治跌仆折骨损断:自然铜(火煅、米醋淬7次)、乳香、没药、苏木、降香、松节、川乌(去皮尖)各30g,地龙(去土、清油炒)、生龙骨各15g,血竭9g,蝼蛄(油浸,焙)10个。 上为末,每服15g,病在上食后无灰酒送下,病在下空腹无灰酒送下。 ❸ 自然铜散(《张氏医通》)治跌扑骨断:自然铜(煅红,醋淬7次,放湿土上月余后用)、乳香、当归身、羌活各等份。上为粗末,每服6g,酒调下,日2次;骨伤用骨碎补15g,酒浸捣绞,取汁冲服。 ❺ 驳骨丸(《外伤科学》广州中药学院)治跌打损伤,骨折:自然铜30g,乳香、没药各15g,土鳖虫各9g。上为细末,每服1.5g~3g,开水或温酒冲服,每日1~2次。 ” ” 单方应用 ❶ 《仁斋直指方》:“治颈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 ❶ 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自然铜,世以为接骨之药,然此等方尽多。大抵骨折在补气、补血、补胃,而铜非煅不可用。若新出火者,其火毒、金毒相扇,挟热毒香药,虽有接骨之功,燥散之祸,甚于刀剑,戒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