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从我手里获得,又从我手里丢失。 |表示成功失败,责任全在自己。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后多引作〔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南史·梁武帝诸子传·邵陵携王纶子确》:“时武帝方寝,确曰:‘城已陷矣’。帝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易宗夔《新世说·术解》:“摄政王入关时,途遇一卜者,叩以吉凶。卜者曰:‘吉,但恐不终。 ’问其故,曰:‘得之者摄政王,失之者亦摄政王也。’王曰:‘岂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乎?’”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他就胡闹起来,还说是‘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我又何恨’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