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自君之出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自君之出矣 【原文】: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原文作者】:张九龄 【鉴赏】: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县)人,生于唐咸亨四年(673),卒于开元二十八年(740)。 景龙初,登进士第,为左拾遗。开元中,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后为李林甫嫉害,贬荆州长史。 有《曲江集》,《全唐诗》编存其诗三卷。 《自君之出矣》诗题源于汉末徐干《室思》诗五章,其三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 ”后遂沿为乐府诗题,多写闺中思妇的怨情。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为荆州长史后作,写思妇怀人,词采清华,情致深婉。诗的第一、二两句以思妇之行写其心。自从丈夫远出后,“不复理残机”,可见丈夫在家时是在辛勤织作,因丈夫外出便停织,因而成“残机”,此后便再也无心续织,已完全沉浸于深沉的思念之中了。第三、四两句以月亮之喻写其心。对月兴怀,自然联想,“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妙譬隽语。 “满月”之后,日日消减,随著时间的推移,思念日深,形容日损。钟惺《唐诗归》说:“从‘满’字生出‘减’字,妙想。”妙就妙在这既反映了人物“寄情千里光”的自然环境,又暗寓著时间的逐渐推移,且形象地体现了她的容颜与心境。唐汝询的《唐诗解》说:“不理残机,见心绪之已乱;思如满月,见容华之日凋。”是中肯破的之言。 过去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借闺怨以抒自己遭贬斥之情,所谓“以风人之旨,寄迁谪之思”,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云:“子寿此篇,与‘海上生明月’托旨相同。 ”所谓“海上生明月”指《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虽也是怀人诗,所怀是情人还是友人,不能确认,古人也有称好友为情人的,以男女关系喻友朋关系,总之,不能说成是“寄迁谪之思”。张九龄的迁谪之思,明显地流露,要推《照镜见白发》:“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岁月蹉跎,少年白头,勋业未遂,壮志未酬,词明意显。 《自君之出矣》系承袭旧题而来,说诗人遭贬因而对闺怨颇为同情,未尝不可,若说直抒贬斥之怨,则太牵强。 此诗虽没有超出徐干《室思》的思阈,但“理残机”与“月减辉”关联密合,较之“明镜”与“流水”的远距,结构上更为紧凑,构思上尤见精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