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疮
病名。 见唐·孙思邈《华佗神医秘传·华佗外科秘传·华佗治内外臁疮神方》“臁疮有内外之异,因脏腑中蕴有湿毒,乃外发为疮。亦有因打扑抓磕,或遇毒虫恶犬咬破损伤,因而成疮者。”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胫部》“臁疮生于两臁,初起赤肿,久而腐溃或浸淫搔痒,破而脓水淋离,盖因饮食起居,亏损肝肾,或因阴火下流,外相搏而致。”臁,指小腿。臁疮指生于小腿以湿烂为特征的疮疡,分内臁疮、外臁疮,简称内臁、外臁。内臁属足三阴经,阴多阳少;外臁属足阳明、足少阳经,阳多阴少。 是病多因肝胆肾脾胃等功能失调,寒湿热内聚,循经下注腿胫,或长期站立工作,或常触湿水等而致。今称小腿溃疡,小腿湿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