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膈下逐瘀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膈下逐瘀汤 【方源】: 《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 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 香附一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一钱半 【用法】: 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不可多服。 【功用】: 《医林改错注释》:活血逐瘀,破癥消结。 【主治】: 积聚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及肾泻、久泻由瘀血所致者。 【加减】: 病人气弱者,加党参三五钱。 【方论选录】: 《医林改错注释》: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结之力。 【临证举例】: ❶ 胸膜粘连 《北京中医》(1987;4∶24):乔氏用本药加味治疗胸膜粘连60例。病程2~21年,其中重型(粘连在8cm以上者)15例,中型(粘连在5~8cm之间者)17例,轻型28例。兼风寒者加桂枝、荆芥、防风;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胸中郁热,咳吐黄痰者,加黄芩、瓜蒌、桑白皮;胸中有寒痰,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气虚者,加黄耆,党参。服药32~64剂。结果:痊愈33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 【现代研究】: ❶ 抑制小鼠免疫功能 《中医药信息》(1987,4∶39):小鼠免疫特异性抗原结合细胞花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免疫特异性抗原结合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本药对小鼠免疫反应的早期阶段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溶血空斑实验证明,给药组PFC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本药对B细胞功能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