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适 【生卒】:1891—1962 【介绍】: 安徽绩溪人。 原名洪 1919年主编《每周评论》,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以及“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鼓吹“好政府主义”。 次年主编《国学季刊》,提倡“整理国故”。1924年参与创办《现代评论》周刊。 次年参加善后会议。后任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退还庚款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兼秘书。 1928年任中国公学校长,并参加筹组中央研究院。同年与梁实秋等创办《新月》月刊。 1930年提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为中国的五大仇敌。1931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提倡西化,继续主张建立民主的政府。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参议会参议员、驻美国大使等职。 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大”主席团成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1949年去美国。 1958年赴台湾,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故。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白话文学史》(上卷)《胡适论学近著》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