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胡腾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胡腾舞 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男子独舞。以跳跃、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故名。出自石国(唐代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即今苏联境内塔什干一带)。舞者头戴嵌珠小帽,身著窄袖胡衫,腰束花纹长玉带,脚穿锦绣长统靴。舞前,根据表演场合与观众的不同,或痛饮一杯酒,然后抛掷酒杯起舞或先操本民族语言说话,然后再舞。走圆场、抬足踏步,均反手叉腰。李端《胡腾儿》:“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唐代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诗中有详细描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