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模
(一)锻件图绘制 1.分模面 分模面选取的原则是:在垂直于作用力方向并于锻件最大截面处进行分模,以便锻件顺利出模。 在满足该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考虑以下几方面(表3.2-3): 表3.2-3 胎模锻件分模面的选择 4.连皮及压凹(表3.2-4) 表3.2-4 连皮形式及尺寸 表3.2-10 模套外径 (mm) 图3.2-5 合模结构 合模模膛尺寸等于热锻件图尺寸,偏差按H11级设计。合模外形尺寸见图3.2-6,其值按下式计算: L=l+2t1 B=b+2t2 式中 L、B——模块的长度和宽度(mm); l——模膛最大长度(mm); b——模膛最大宽度(mm); t1、t2——模膛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最小壁厚(mm);其值可根据模膛最大深度h按下式计算:tmin=0.5h+(20~25),通常取t2>t1,tmin可由图3.2-7确定。 模块高度H可根据模膛最大深度h按图3.2-7确定。 6.漏模 锤上使用的漏模有切边(或冲孔)模及冲形模两大类。 (1)切边模尺寸 凹模尺寸见表3.2-13。 表3.2-13 凹模尺寸 (mm) 图3.2-8 下模垫为冲切凹模的胎模 图3.2-9 上模垫为冲切凹模的胎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