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胆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胆病

内科病名。

六腑病候之一。出《灵枢·邪气藏腑病形》。

多因肝气有余、湿热蕴胆、胆火旺盛、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所致。

临床表现以头痛,眩晕,耳聋,寐则多梦,或寒热往来,口苦,呕吐苦水,目黄,胁痛,腹中气满,饮食不下,或见头晕目眩,少寐易怒,善惊,太息等为特点。

《脉经》卷2:“胆实,左手关上脉阳实者,足少阳经也。病苦腹中气满,饮食不下,咽干,头重痛,洒洒恶寒,胁痛。胆虚,左手关上脉阳虚者,足少阳经也。病苦眩,厥,痿,足指不能摇,躄,坐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

”《太平圣惠方》卷3:“若虚则生寒,寒则恐畏,不能独卧,其气上益,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咽中介介,数数好唾,是为胆虚冷之候也。”又“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悸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儒门事亲》卷7:“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

”《临证指南医案·疸》:“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遏郁,侵入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

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

阴主晦,治在脾。

”治宜调肝利胆,清化湿热,和解少阳,温胆安神等法。见胆病各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