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苓汤
【方源】: 《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引《局方》。 【异名】: 经验对金饮子(《加减灵秘十八方》)、胃苓散(《普济方》卷三二一引《大全良方》)、术苓汤(《女科万金方》)、平胃五苓散(《脉因症治》卷上)、对金饮子(《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组成】: 苍术(泔浸)八钱 陈皮 厚朴(姜制)五钱 甘草(蜜炙)三钱 泽泻二钱五分 猪苓 赤茯苓(去皮) 白术各一钱半 肉桂一钱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以水二钟,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炒盐一捻,煎八分,食前温服。 【功用】: ❶ 《增补内经拾遗》引《局方》:安胃利水止泻。 ❷ 《方剂学》:祛湿和胃。 【主治】: 脾湿过盛,浮肿泄泻,呕吐黄疸,小便不利。 ❶ 《增补内经拾遗》引《局方》:小便癃闲,大便飧泄,濡泻。 ❷ 《普济方》引《大全良方》: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❸ 《普济方》引《如意方》:沉冷证小便不利,及胃虚不和,早晨心腹痛。 ❹ 《丹溪心法》:阴囊肿,状如水晶,时痛时痒出水,小腹按之作声,小便频数,脉迟缓。 ❺ 《保婴金镜录》:脾胃受湿,呕吐泄泻。 ❻ 《便览》;黄疸。 ❼ 《增补内经拾遗》引《保生备录》:阴水。 ❽ 《杏苑》:中暑挟食不消,吐泻腹痛。 ❾ 《张氏医通》:饮食停积,浮肿泄泻。 【加减】: 口渴者,去肉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