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髁骨骺分离
肱骨外髁(肱骨小头)骨骺二次骨化中心于1~2岁出现,14~17岁融合。由于外髁骨骺全部为关节软骨所覆盖,滋养血管通过骺板边缘进入骨骺,损伤易伤及血管,使生长机构受损,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不愈合、肘外翻畸形及迟发性尺神经炎。 1.诊断 (1)受伤机理:跌倒时上肢伸直、手部著地,应力自手经前臂传至肘部。 (2)局部肿胀、淤血、压痛、活动受限。 (3)X线检查:从X线片视骨折移位程度分三型:无移位型、侧方移位型、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及干骺端骨折片外移。旋转移位型,骨折块受伸肌牵拉向外、前旋转移位,干骺端骨折片位于骨片中心的外侧或下面。诊断时须与肱骨远端骨骺分离进行鉴别。后者临床表现似肘关节后脱位,但肘后三角关系正常,X线片示尺桡骨随肱骨外髁干骺端骨折片一同移位,而肱桡关节关系正常,即桡骨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 2.治疗 (1)无移位型:屈肘90°,前臂旋前位石膏托固定3周。 (2)侧方移位型:肘关节伸直内翻,前臂旋后用拇指将骨折片向内挤压,屈肘90°,石膏托固定4~6周。手法复位失败者,须行切开复位用2枚细克氏针交叉固定。 (3)旋转移位型:手术复位尽可能保留骨片上的软组织,以免骨骺发生缺血坏死,用细克氏针固定。 (4)陈旧性肱骨外髁骨骺分离常常造成骨折不愈合、肘外翻、迟发性尺神经炎,一般均须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