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肄 《广韵》羊至切,去至,以。 ❶ 学习;练习;演习。《礼记·曲礼下》:“君命, 大夫与士肄。”{郑玄}注:“肄, 习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上既观, 使行礼, 曰:‘吾能爲此。’廼令羣臣习肄, 会十月。”{司马贞}索隐:“肄亦习也。”《三国志·魏志·杜夔传》:“教习讲肄, 备作乐器。”《新唐书·马燧传》:“居一年, 闢广场, 罗兵三万以肄, 威震北方。”《宋史·仁宗纪四》:“十一月甲子, 出太庙禘﹑祫﹑时飨及{温成皇后}祭飨乐章, 肄于太常。”{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某新肄一曲, 亦愿闻之乎? ” 彼出则归, 彼归则出, {楚}必道敝。亟肄以罢之, 多方以误之, 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 必大克之。 ”{杜预}注:“肄, 犹劳也。” 引申为馀。《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 伐其条肄。”{毛}传:“肄, 余也。斩而复生曰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国}不恤{周}宗之阙, 而{夏}肄是屏。”{杜预}注:“{夏}肄, {杞}也。肄, 余也。”{杨伯峻}注:“{杞}爲{夏}之后, 故曰{夏}肄。肄, 余也。屏, 即蕃屏, 保护之义。此言{晋}不忧{周}室之衰弱而惟护助{夏}代剩余之国。”{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 枯条以肄。”{清}{李斗}《杨州画舫录·草河录下》:“种树多寄生, 剪丫除肄, 根枝盘曲而有环抱之势。”{梁启超}《戴东原先生传》:“循根可以达杪, 不手披枝肄所歧, 皆未至十分之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