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辱 羞辱
耻辱chìrǔ 羞辱xiūrū 名词。 指声誉上受到的损害。 “耻辱”突出被鄙视、贬损或侮辱而难以忍受和惭愧不安;可用于个人、集体,也可用于国家、民族。例如:“他……心里在想,‘我戴联这回来,忘掉了上回的耻辱,忍气吞声地居然要总结你们的经验’”(郑加真:《江畔朝阳》);“今天若想偷生,他便只给儿孙留下耻辱”(老舍:《四世同堂》,下卷);“他意识到,这场球若输给对方,就是全队的耻辱”。 “羞辱”突出因声誉受损害而难为情;多在书面文艺创作里使用;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 例如:“她很清楚,自己当时主要是忍受不了当众和被押解的妈妈告别的羞辱”(《当代》,1982,3);“他们……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幼稚的信仰感到震惊和羞辱”(《中国青年报》,1982.11.6),“他火急无奈,羞辱难忍,避过脸去赶快擦泪”(《小说月报》,1980,4)。 “羞辱”可作动词用,表示“使受耻辱”的意思(如说:“羞辱了他一顿”)。 这种用法的“羞辱”同“耻辱”没有同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