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耗散结构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研究复杂系统的新学科。 所谓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就是一门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特点、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耗散结构理论是在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首领普利高津教授。 在这以前,许多科学家如卡诺、汤姆生、玻尔兹曼、麦克斯韦莱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成绩,但他们的研究还只限于线性平衡状态的研究,未能揭示事物在非平衡状态过程中的状态。普利高津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另辟途径进行探索,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他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的开放系统。这种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由于非线性复杂因素而出现涨落。当发生某些特殊事物耦合达到一定的值时,会出现以新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现象,产生新的质变,从原来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在时空和空能上的有序状态。普利高利把这种在远离平衡状态下所形成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理论命名为耗散结构理论,并在1969年召开的“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正式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而客观世界的各种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因而这一理论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从它诞生到现在的20几年中已在理、工、农、医及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普利高津本人也由于这一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