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而 人称代词 一、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可作主语,也可作名词修饰语。 义即“你”、“你的”。 ❸ 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句义:我果真对,你果真错吗?❹ 欲富而家,先富而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❺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句义:汉王刘邦停止吃饭,吐出食物大骂道:“迂腐儒生,差一点坏了你君王的大事!” ”(《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句义:赵简子对无恤说:“〔一旦〕晋国有危难,你不要认为尹铎兵力少,不要认为晋阳城太远,一定要把晋阳当作最后的归宿。” 指示代词 表示近指。义即“这”、“这样”。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句义:同样是被逼迫,夫君这样妾也如此。 连词 一、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并列关系。义即“和”、“与”、“且”。 (《左传·宣公四年》)——句义:这个孩子有熊虎似的形状和豺狼般的声音。 (《墨子·尚同上》)——句义:听到好的与不好的都把它们报告给上司。 (《韩非子·显学》)——句义:宰予的言辞,典雅且有文彩。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句义: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国土险要且百姓归附。 (《元诗别裁集·周权:夏日偕友晚步饮听泉轩》)——滋:茂盛。修:长,高。 二、连接的两项在时间上有先后相承关系。义即“就”、“便”、“然后”。 ❶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句义: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小了。 ❸ 日 见(xiàn):现,露出。 三、连接的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义即“因而”、“便”。 ❶ 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缪公用之而霸。(《孟子·告子下》)——句义:虞国国君不任用百里奚因而导致了灭亡,秦缪公任用百里奚因而称霸诸侯。 (《论衡·奇怪》)——薏苡(yìyǐ):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叫薏米,可食。 四、连接状语与谓语。 (《荀子·劝学》)——句义:顺著风呼喊,声音并未加强,可是听起来很清楚。 (《全唐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欧阳文忠集·归田录》)——睨(nì):斜视。 五、用于“来”、“下”等词之前,共同表示时间、数量或范围的起点。义即“以”。 (《孟子·尽心下》)——句义:自孔子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了。 (《齐东野语·汉租最轻》)——三代:指夏、商、周三朝。享国:掌握政权。盖有以也:大概是有原因的。 六、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前,表示转折。 义即“可是”、“但是”、“却”、“然而”。 (《晋书·陆云传》)——机: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 (《南史·陶潜传》)——句义:陶潜不懂音乐,却置备了一张琴。 ❺ 君实为人,忠信有馀,而才智不足。(《栾城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君实:司马光的字。 七、用于递进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作衬托,后一分句有表示进层的连词“而况”、“又何况”、“况”等与之呼应。 义即“尚且”。 ❸ 诚之至也,而金石为开,况于人乎!(《搜神记·熊渠子》)——诚:真诚。 八、用于进层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进层关系。 义即“而且”、“并且”。 (《孙子兵法·形篇》)——句义:所以善于作战的将领,〔不仅自己一方〕要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不能错过打败敌人〔的机会〕。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句义:马陵地区道路狭窄,而且两边多有险要隘口,可以埋伏军队。 九、用于假设复句前一分句的主、谓语之间,表示假设。 义即“如果”、“假如”。 语气词 用于陈述句、感叹句或祈使句后,表示终结或感叹、祈使语气。 作用相当于“呀”、“吧”。 (《汉书·韦贤传》)——句义:我虽然鄙陋年老,心里还是很喜好礼乐啊。耇(gǒu):年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