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老鹳草(图52)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老鹳草(图52) 本品为 【性状鉴别】 1.长嘴老鹳草 茎长30~50cm,直径0.3~0.7cm,多分枝,节膨大,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沟纹及稀疏的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叶对生,具长柄及托叶,叶片皱缩或破碎、脱落,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宽0.3cm以下。蒴果长圆形,长0.5~1cm,具有长柄,生于叶腋。花萼宿存,5裂,花柱宿存,长2.5~4cm,形似鹳喙,成熟后常成5裂瓣,呈螺旋状卷曲而露出里面棕色的毛。无臭,味淡。 2.短嘴老鹳草 茎伸直或全株卷曲成团,多分枝,直径0.2~0.4cm,表面灰绿色,有细纹沟纹及细密毛茸。叶具长柄,对生,叶片多卷曲皱缩。完整叶片为3~5裂,肾状多角形,长2.5~6cm,宽4~8cm,基部心形,3深裂,中央裂片稍大,菱状长卵形,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粗齿或缺刻,齿具短粗尖,两面疏生短伏毛。蒴果球形,长0.3~0.5cm,宿存花柱长1~1.5cm,成熟后呈5裂,向上卷曲成伞形。以身干、色灰绿、叶、花,果实多、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 (二)切制 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归经功效】 平、辛、苦。归肝、大肠经。祛风湿,舒筋活络,止泻痢。 【应用】 1.风湿痹痛 本品辛散苦燥,性善疏通,有祛风湿,舒筋活络之效。常单用或熬膏服。常与鸡血藤、当归、桂枝等配伍。 2.湿热泻痢 本品除湿解毒,止泻痢,单用或与黄连、马齿苋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10~30g。 【备注】 《纲目拾遗》:“味苦微辛,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 本品含挥发油(香叶醇等)、槲皮素、鞣质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流感病毒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大剂量可促进肠蠕动,泻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