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态龙钟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迟钝。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出处] 唐·耿湋《登总持寺阁》:“龙钟兼老病,更有重来期。”宋·陆游《听雨》:“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谈迁为学著书》:“冬去春来,周而复始,又花了整整十年光阴,终于再次把书写成了。他这时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他高兴地对人说:‘虽死而瞑目矣。 ’” ❷ 作补语。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可是守财奴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所以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改变。” ❸ 作定语。赵丽宏《小鸟,你飞向何方》:“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著,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 [附条] ❶ “老迈龙钟”。《镜花缘》九九回。 ❷ “年迈龙钟”。《儒林外史》八回。 ❸ “龙钟老态”。 [同义] 舌敝耳聋 头童齿豁 鹤发鸡皮 [反义] 鹤发童颜 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