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赵守之,字御乾,号南平,清江苏宝山县人。工书画、篆刻,兼习医术,有神效。 南平古建制名。❶州名。唐贞观四年 (630年) 分巴县置,治南平县 (在今重庆市巴南区东)。辖境约今巴南区与南川市一带。贞观八年 (634年) 改为霸州,后改属渝州。 ❷郡名。唐天宝元年(742年) 改渝州置。治巴县 (今重庆市渝中区)。领5县,约当今重庆市辖区长江两岸县市地。乾元元年 (758年) 复为渝州。 ❸军名。宋熙宁七年(1074年) 置。治南川县 (在今綦江县南赶水镇)。领2县,约当今重庆市綦江、南川二县市及南桐矿区。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年) 废。 南平 南平西域城名。见于吐鲁番出土文书及《新唐书·地理志》。麴氏高昌国曾在此设县、郡。故址在今吐鲁番县城南40里之让布工商古城。 ☚ 火州 无半 ☛ 南平福建省中部偏北城市。位于闽江上游。森林等资源丰富,以木材、造纸工业闻名。 南平又称荆南,一作北楚。五代时十国之一,高季兴(原名季昌)所建。后梁开平元年(907)朱温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梁末帝时封季兴为渤海王。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季兴以荆州(湖北江陵)为都,称江陵府,疆域仅有荆、归、峡三州,约当今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在十国中最为弱小。地处当时南北陆路交通枢纽,虽不能生产自给,但可靠通商获得财源。他奉中原王朝正朔,又向南北各国一律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宋建隆四年(963)降宋,历五主,共四十余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