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钦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罗钦顺 【生卒】:1465—1547 【介绍】: 字允升,号整庵,吉安泰和(今属江西)人,明代思想家、政治家、无神论者。 弘治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位至南京吏部尚书。弃官后,居家著述,累召不起。对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持批判态度。 继北宋张载之后他是又一个在理论上做出贡献的无神论者。 早年他曾笃信佛学,唯其如此,在其中年舍弃佛学之后,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揭露佛教神学内在的矛盾并作出深刻的理论批判。佛教神学不仅以主观意识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而且以“心”、“识”为真实的本体,更进而以客观万事万物为“一切皆空”的虚妄。 他指出,佛教“分本末为两截,谓迷则真成妄,悟则妄即真,又混真妄为一途。盖所见既差,故其言七颠八倒,更无是处”(《读佛书辨》)。 针对“分本末为两截”、“混真妄为一途”的神秘观点,他进一步批驳道:“若夫真妄之不可混,则又可得而言矣,夫目之视,耳之听,口之言,身之动,物虽未交,而其理已具,是皆天命之自然,无假于安排造作,莫非真也。”“所当然者,即其自然之不可违者,故曰真也。所不当然者,则往往出于情欲之使然,故曰妄也。”(同上)从这里便揭露出佛学的世界观是本末颠倒的“混真妄为一途”的愚弄世人的世界观。此外,他在对道家学说与道教迷信加以区分之后,著重批判道教迷信。他说:“今之道家(指道教),盖源于古之巫祝,与老子殊不相。”“《道德》五千言具在,于凡祈禳、禜祷、经咒、符篆等事,初未有一言及之。而道家立教,乃推尊老子,置之三清之列,以为其教之所从出,不亦妄乎!”(《续记》卷上)从而斥道教为“淫邪妖诞之说。 ”(同上)罗钦顺对佛教的批判,曾受到高攀龙与黄宗羲的称赞(见《明儒学案》)。《明史》卷282有传,著作有《困知记》、《续记》及《整庵存稿》。 (傅庆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