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罗扎诺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罗扎诺夫 【生卒】:1856—1919年 【介绍】: 俄国宗教哲学家、文学批评家、政论家。 出身于贫困教师家庭。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语文学系。1880~1893年一直在省属城市的中学教历史和地理课。从90年代末开始他成为晚期斯拉夫派的著名新闻工作者。 任《俄罗斯通报》、《俄罗斯评论》和《新时代》杂志的工作人员。他的文章招至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尖锐批判。 罗扎诺夫所研究的第一个题目是宗教与性。他认为性完全不只是个人的类的附属物,但它贯穿于人的一切本质,其中隐藏著不可知的秘密,它“被黑暗与恐惧、美和厌恶所掩盖著”。 但与弗洛依德不同,罗扎诺夫关于性问题的核心是广义的,完全不是“力比多”,不是盲目追求快乐(按照他的看法,这种追求总是被痛苦所扼杀),而是母亲与婴儿的关系。性崇拜在分娩的母亲的痛苦中,在妻子的忠实中,在婴儿对母亲的微笑中。性在罗扎诺夫那里是基督教化的。但他完全不是要用性来亵渎宗教,而是用宗教的神秘来净化性的奥秘。 罗扎诺夫的第二个研究课题是“旧约和新约”,按照他的说法就是“生的宗教”和“死的宗教”。旧约主张神圣的尘世王国中的族长制生活并号召“生育和多生”,而新约宣扬赎罪,号召独身和圣洁。 罗扎诺夫对此感到无所适从。他说:在旧约里没有任何关于死后的永生的话,全是关于按照上帝的法律过尘世生活的词句。 而在新约里,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为了贪图在另外世界中的永生。但他的理性不容许同时兼有亚伯拉罕和基督,他起初倾向于新约,但后来转向旧约。 他甚至说到基督是生活的敌人,是戴著宣扬不死的假面具的死亡的预言家,是恶魔。他把基督教叫做“黑面孔”,把基督徒叫做“月球人”。但罗扎诺夫不能也不想脱离教会,他从来不曾接近无神论者和实证论者,而是与之作斗争。他试图在教会的宗教信仰中找到解决社会哲学问题的办法,但他对东正教会的态度是矛盾的:他试图使东正教适应于现时代的需要,使它转而崇拜“生活的力量”,同时要求以基督教的观点重新考察性欲和家庭关系。 作为文学批评家,罗扎诺夫在1891年出版的《关于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大宗教裁判者的传说》一书产生了广泛影响,奠定了后来(尼·别尔加耶夫,谢·布尔加科夫)把陀氏解释成宗教思想家的开端。 主要著作有:《文学概论》(圣彼得堡,1899)、《不明晰和不可解决的东西的世界》(圣彼得堡,1901)、《颓废派》(圣彼得堡,1909)、《“黑面孔”和“月球人”(基督教形而上学)》(1911、《选集》纽约,195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