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益辽宋时代画家。约为辽世宗、穆宗时契丹人,迁涿郡(今河北涿县)。善画佛道鬼神、蕃汉人马。辽穆宗时(951—968)遁入宋地。初卖药于京都汴梁,有来买药者,必画鬼神或犬马于纸上,藉药赠与,遂闻名于世。时宋太宗赵光义外戚孙四皓,广延文士,待以厚礼,益作《鬼神收山图》一本以酬谢。四皓将此图进献宋太宗,得其叹赏,授益图画院待诏,在北宋初画院中名重一时。其表现手法为用墨重,敷色轻,处理形象变通应手,不拘一态。于汴梁大相国寺绘制壁画“阿育王变相”、“炽盛光佛降九曜”等,其底本收藏于皇家画院,成为后来重绘时的样板。又于崇夏寺大殿作壁画,其中《众工奏乐》一幅中,弹琵琶者拨下弦,而管乐者奏上声,后人指责所画有误,懂音乐者解释琵琶拨过为声,拨下弦正为上弦音,于是众人叹服其观察深刻,表现细致。曾绘《南国斗象》,《骑射》,《蕃汉出猎》等图,见载于《图画见闻志》。 高益北宋初画家。契丹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建隆初来宋。工画。初在市中卖药,画鬼神犬马,同药售之。赵匡胤见其《鬼神搜山图》,叹为佳作,召为图画院待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