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罂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罂粟 【名称出处】:《本草图经》 【概况】: 异名 罂子粟(《本草图经》),御米、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 基源 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的种子。 原植物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 余项参见“鸦片”条。。 【生药】: 栽培 适生于凉爽高燥气候,宜栽于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 用种子繁殖,于晚秋或早春播种,通常将种子拌有草木灰或细土后进行条播。播后宜覆薄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分次间苗,并适当追肥培土,防止倒伏。。 【化学】: 种子含少量罂粟碱(Papaverine),吗啡(Morphine)(1)及痕迹那可汀(Narcotine)[1],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2],11-氧卅酸(11-Oxotriacontanoic acid)[3]。 发芽种子含相当多的那可汀[1]。 附 从罂粟根芽的愈伤组织中分得甲基血根碱,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6-Acetonyldihydrosanguinarine),血根碱,二氢血根碱,氧化血根碱,原阿片碱,隐品碱,木兰碱等[4]。 参考文献 [1] CA 1947;41:4277a [2] CA 1961;55:188791 [3] 药学杂志(日) 1964;84:474 [4]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43 。【药性】:性味 涩,温,有毒。 ❶ 《开宝本草》:“甘,平。” 功效 止痛,镇静,镇咳,止泻。 主治 反胃,腹痛,泻痢,脱肛。 ❶ 《本草图经》:“主行风气,驱逐邪热,治反胃胸中痰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剂。 使用注意 ❶ 《得配本草》:“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罂粟粥法(《南唐食医方》)治反胃不下饮食:白罂粟米30g,人参末9g,生山芋17cm长(细切,研)。 3物以水250ml,煮取120ml,入生姜汁及盐花少许,搅匀,分2服,不计早晚食之,亦不妨别服汤丸。 单方应用 《百一选方》:“治赤白痢:罂粟子(炒令微黑),罂粟壳(去穰、蒂令净,炙黄)。上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每服10~15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泻,米饮下。 小儿,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减服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